困牛山在哪里?有過什么樣的故事?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期間,一件名為《關于從國家層面支持保護利用貴州“困牛山百壯士”事跡及其戰斗遺址》的聯名提案,引起中共界別政協委員們的好奇與關注,“困牛山百壯士”與“狼牙山五壯士”有沒有關聯?緣何從未聽過這個故事? ![]() “當年在困牛山發生的歷史事件非常壯烈,比起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還要早7年!比珖䥇f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戚建國身為提案人之一,向記者講述這段歷史時,眼眶不禁濕潤了。 故事發生在長征期間。 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先遣隊紅六軍團在轉戰貴州途中,紅18師52團為掩護軍團主力突圍,被逼迫至懸崖邊與敵軍交戰。激戰兩個晝夜后,該團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面對敵軍和走在陣前的百姓,紅軍將士們誓死不做俘虜、不誤傷百姓,他們紛紛砸碎槍支,義無反顧地躍下70余米高的懸崖! 跳崖的100余名勇士中,只有10余名被刺蓬阻擋而幸存,為當地百姓所救,其余均不幸身亡。當年,一個團的紅軍就這樣在貴州石阡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一曲“困牛山百壯士”集體跳崖的壯歌。 這是黨史中悲壯的一頁。而今,這一頁已經翻過87年。 去年5月,全國政協黨外委員視察團在貴州開展“學習百年黨史 增進‘四個認同’”專題視察時,聆聽了“困牛山百壯士”集體跳崖的事跡,不少委員當場灑淚,心靈受到極大震撼。 “‘困牛山百壯士’的故事,是黨史學習教育中十分寶貴的紅色資源,在黨史軍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就精神意義而言,這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我們黨初心使命的生動詮釋,是共產黨人政治品格和優良作風的鮮明體現,給我們留下了榜樣的感召、信念的指引和精神的滋養!逼萁▏f。他是那次視察團的分團長。 這件提案的發起者,還有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主席劉曉凱以及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 “許多委員聽說這個提案后都深受感動,紛紛囑咐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故事挖掘好、講述好,讓偉大的精神價值在全社會彰顯光輝!比~小文說。 3位委員在提案中建議,從史料研究、宣傳教育引導、保護利用等方面入手,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軍事科學院等研究機構對困牛山紅色文化進行史料征集和挖掘;請相關部門抓好這個典型的、獨特的英雄故事,在全體黨員干部和青少年中開展好學習教育;加強對困牛山戰斗遺址的系統規劃和保護利用,讓這顆藏于深山的明珠煥發光華。 |